二十一世紀人類共生的心(下)池田大作 譯/王志文

2015031018:24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三十週年
 
「今日的中日關係,已進入到承繼前人事業,開拓未來發展之道的重大階段。」

  「我認為培育後繼者,並且世世代代傳承友好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的胡錦濤國家主席曾如此強力訴說。那是在ㄧ九九八年四月,於東京再次會面時的事(當時為副主席)。

   未來,一切都是青年的。未來,除了將ㄧ切託付給青年外,別無他途。正是因爲如此,ㄧ定要重視青年,使青年成長,全力支持青年。中日兩國的友好,焦點也在於「青年」。

   現在回想起來,我與胡主席初次會面是在ㄧ九八五年,胡主席以中國青年代表團團長的身分赴日。

   周主席曾對比他年少三十歲的我說:「因為你年輕,才要更重視與你的交往。」憶起其真情,令我感動不已。

   我也曾經為了想要以最大誠意來歡迎肩負中國未來重任的青年領導人們,臨時更改到外地出差的行程,趕回東京歡迎他們們。

    這件事胡主席銘記在心,於相隔十三年再次相會時,胡主席率先提起此話題,令我誠惶誠恐恐。

    去年(二00七年)年末,福田首相訪中之際,兩國政府針對青少年交流交換了共同文件。

    該文件將今年訂為「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決定要努力實現每年四千人規模的青少年相互訪問。

     戰後,第一個接受中國公費留學生的就是創價大學,身為持續推動照亮青年的交流其中一人,對於這構想無比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