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刺蝟小孩 用心瞭解 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財團法人 張老師 基金會

2015122618:34
三、社交行爲的轉移
      進入青少年的孩子,不再像小時候ㄧ樣跟前跟後黏著父母,重視同儕朋友更勝於父母,朋友的ㄧ句話勝過父母的千千萬萬句。而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也開始學習自主與獨立,亟欲擺脫家庭的的束縛,從同儕中獲得認同、自我價值、人際歸屬感等,父母的重要性逐漸減低,取而代之是同儕團體的重要性。

      因此瞭解青少年特殊的生理、心理轉變,以及如何與這階段的孩子互動,成為父母ㄧ大課題,「張老師」基金會提醒父母與青少年拉近距離,需要注意部分:
(一)、尊重孩子爲獨立個體
        許多父母在無意都會透露出「你還小你不會懂」、「這不是你這個年紀該知道的事」、「學生的本分是要把書念好」等,諸多反應都間接代表父母對孩子學習獨立過程的否認與不相信,因此與青少年互動的重要前提便是「尊重並相信」孩子的能力與行爲。

(二)、耐心傾聽、直接接納、適時讚美:
          任何關係的溝通都強調傾聽與接納對方,親子溝通當然也不例外,然而,面對孩子不盡理想的表現,要做到接納、傾聽與讚美,確實不容易。但請記得,當青少年還願意與家人傾訴時,實屬不易~千萬不要讓難得的機會因父母的否定、責備、冷言冷語而將孩子越推越遠。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傾聽孩子的情緒與感受,少些建議與責備,多些討論與引導,即使是錯誤的行爲,也可以在尊重青少年的情況下,選擇懲罰方式。

        在懲罰的規則裡別忘了也要給予讚美和鼓勵,每個人都渴望被看見、被肯定,因此當青少年有好的部分,具體又準確地給予讚賞,除了讓孩子增強自信外,也是引導孩子往好的行為發展。

(三)、以開放心態接觸孩子的次文化
         「代溝」在親子間是很貼切又無法抹滅的事實,加上網路世代的超快速變遷,許多新事物都是需要父母花心思與心力去接觸,能夠理解青少年間特殊的語言與文化,能建立起好的溝通橋梁,然而許多父母常以「長輩」姿態與青少年互動,殊不知這樣只會讓青少年反感與拒絕互動。因此學習以平等方式接觸,能讓青少年降低抗拒。

     青少年都像隻長滿刺的刺蝟,每隻刺的方向又不盡相同,因此不要害怕被刺蝟刺傷,只要懂得順著毛順著刺,相信父母都能找到屬於自己與孩子互動的辦法,如果有任何關於親子的疑問或困擾,誠摯邀請父母打電話到「張老師」1980依舊幫您服務專線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