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 我的人間革命 勝利劇 台灣創價學會理事長 林釗

2016021718:26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新春佳節,大家恭喜!

「雖望雲間看明月,願送陽光普照亞洲民。」六十年前,一九五六年元旦,戶田第二任會長吟詠了這首詩作和歌。那時,中國周恩來總理、印度尼赫魯首相等十位亞洲領導人收到了《聖教新聞》新年號,隨著報紙還附上一封書信,寫道:「希望閣下透過本報,能增夠加深對佛教的理解,藉此為亞洲文明貢獻更大的力量。」

  五年後,池田SGI會長踏出亞洲廣布的第一步,之後發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建言,與周總理見面,並與尼赫魯首相的孫子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為首,印度各界的領導人締結深厚友誼。往後半世紀,壯大的師弟之旅開拓了世界和平與民眾幸福的大道,成果輝煌。
 
   二0一五年十一月,「佛教發源之國」印度,達成了十一萬一千一百一十一人的折服佳績;「世界經濟中心」的美國紐約,支部平均推進弘教逾三十七戶;而地球另一端的南美智利正洋溢著全國十五洲都有會員誕生的喜悅。去年十二月,散發歡喜、明朗氣息的「地區友好總會」在臺灣各個角落盪起希望與友情的漣漪,層層擴大。

   在佛法的世界,「文字」具有救濟人類的力量。日蓮大聖人在世時,有位經濟窘困,卻始終貫徹信心王日女,大聖人讚揚其誠心的書信中提及:「一字如大地、出生萬物,如大海、納眾流,如日月、照四天下。此一字變為月,月變為佛。」(註1)可以說,直結大聖人佛意,將宣說妙法的每一個字化為正義的金字,廣為傳揚,正是學會刊物的使命。

    世上報刊何其多,但哪份刊物是以民眾為主角,廣受樸實民眾的喜愛,用心閱讀?誠如聖訓:「耳聞法華經ㄧ文ㄧ字,亦必成佛ㄧ事。」(註2)會員們透過以大聖人佛法哲學為根本的學會刊物,建構民眾學習網絡,不僅自我成長,更手持刊物,在社會各個角落活潑展開締結友情與信賴的對話,激發出勇氣與希望,笑談幸福與勝利的哲學,持續發出信仰的訊息,大力倡導「人的生命都尊貴無比,都擁有必定能夠幸福的權利」、只要自己改變,人生,環境、世界也能隨之變革」的思想,這種尊貴無比的實踐,就是文字救人的行動,在此向各位致上最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