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周遭 成為社區的力量

2024010414:41
    明朗地打招呼至為重要
   以前,我也曾住過國宅般的房子。
    1949年5月,我開始住在故鄉大田區大森的「青葉莊」。
     「青葉莊」是由三棟二層的建築物組成,共有90戶左右我住民三號樓的一樓,是一個較為北邊的小房子,住了3年。當時,戶田先生的事業正處於困境,我拚命守護、維護著戶田先生
    每天我都要加班、參加學會活動,回家都是深夜。
     當時還有人懷疑我住的是否是空屋。
     因此我祈求:「信心是最好的生活方法。我作為戶田先生弟子,應該要將妙法功德分享給四週的鄰居。」
      我每天都明朗地與見面的人打招呼。
       每個鄰居都是與自己有緣,所以會住在附近。後來,鄰居參與了在我家舉行的座談會,之後其中有幾位入信。
(《池田大作全集》第135卷
    成為社會復興的原動力
     每個人不計得失 ,為了所在區域的繁榮,,以服務之心積極付出。以服務之心積極付出。學會員擁有透過信仰培育出貢獻社會的哲學與信念。
     日蓮大聖人教導:「這就像是為別人點火,也能照亮自己面前。」(御書文白並列本第六集,176頁)明示為他人獻身也就是為自己,這樣的共存共榮思想。(中略)
    基於這種觀點,學會員將為他人付諸行動,成為自己的生活方式。(中略)
     無論在哪裡,誠摯地累積關心與對話,就會綻放友好之花,結出信賴的果實。團地部的同志無疑也是用心注意這些細節、關懷周遭,透過獻身的行動,努力建構美好的人際關係。伸一認為必須傾注全力來鼓勵團地部成員。(編按:團地,指大量興建的密集廉價住宅區)(中略)
    山本伸一深切感受到的是,必須加強人與人之間的繫絆,培養強烈的共同意識,因為將來老人獨居的情況增多,左鄰右舍的關照、鼓勵、協助,益發不可或缺。
      而且,還有不少為育兒煩惱的年輕夫婦,若有豐富育兒經驗的人給予意見與幫助,那會成為多麼大的力量啊!
       在防災防盜對策方面,不能只靠行政支援居民團結合作,,才是支撐區域的巨大力量,為此,需要的是同一區域,同一團地裡形成心與心的網路,建設能互助,人心相通的新共同體。
    伸一希望團地部成員擔負起此一使命,成為社會復興的原動力。
   「破裂的人際關係盡頭,就是孤獨的黑夜,扭轉它的就是團地部。(《新·人間革命》第2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