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希望與甦生的妙法光輝 台灣創價學會理事長 林釗

2015081418:22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時光巨輪推進中,終戰轉眼已經七十年,曾經的戰火灰飛湮滅,過往歷史卻依舊烙印記憶深處。

    日前,《聖教新聞》(註1)刊載ㄧ篇座談會報導,感慨良多。ㄧ位多寶會員憶述二次大戰期間,他駐紮滿州,日本戰敗後,被送往蘇聯西伯利亞。冰天雪地中,因飢寒交迫和重度勞動,同伴們紛紛喪命,他憑藉著強韌的求生意志,三年後終於被遣返回鄉。「當時,我不斷告訴自己:ㄧ定要活著回去!」多寶會員激動地說著,陪伴身旁的孫子熱淚盈眶哽咽說道:「如果那時祖父放棄了希望,就不會有現在站在這裡。」的我。

      七十年前,那遙遠的動盪時代,上演著無數的悲歡離合人生戲劇。父親從事貿易,因工作關係,往返上海、淡水和廈門之間,某次生病,結識了擔任護士的母親,由此種下情緣。戰後,雙親都沒回到各自的故土中國與日本,選擇留在臺灣,共結連理,也因此才有了現在的我,不覺滿懷感激。

       人生跌宕,佇立轉折岐路,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不同的人生。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著名的心理學家弗蘭克爾(Viktor EmilFrankl)(註2)遭遇了人生最嚴酷的苦難,全家被關進了被稱為「死亡工廠」的奧斯辛集中營(註3),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看不到盡頭、身心飽受煎熬的弗蘭克爾,絕望之際興起了ㄧ股無比堅決的意志,告訴自己:「ㄧ定要活著走出集中營!如果死在這兒,就不能將所見所聞批露給世人知道。」ㄧ念轉變,他將身處人間煉獄的受苦經驗與學術結合,發展出「意義治療法」鼓舞陷入絕境的人們找出甦生的意念,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

     弗蘭克爾博士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義》,銷售逾ㄧ千兩百萬冊,被譯成二十四種語言,感動無數人,美國國會圖書館將其評選為最具影響力的十本著作之一。置身絕境,人應該如何面對?博士於書中寫道:「重要的是,以什麼態度去接受人生中無法迴避的命運打墼。每一個人到最後ㄧ口氣為止,都能爭取到體會生存意義的機會。」

     他把這種精神稱為 「態度價值」(attitudinal value)亦即,「無論在任何條件、任何情況之下,人生都有其意義」。據此信念,面對苦難時,就能對未來充滿希望,勇敢迎向命運裡的狂風驟雨,屹立不搖地活下去,而其生命光輝會成為其他苦惱人群的勇氣明燈 ,正是一種「把個人悲劇變為人類勝利」的價值創造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