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以佛教觀點來說,堅持將「存在」進行區分是種迷惘,在本質上就是種錯誤。若以無區分、不執著的觀點來看,釋尊的存在就不限定在生於西元前五世紀的印度國裡的ㄧ個人,釋尊並非只有一位,釋尊的諸多弟子是釋尊、於後世著作大乘佛教經典的也是釋尊,因此我認為大乘佛教為釋尊所說之論點,並無任何不當。
簡單地以後世的大乘佛教徒與釋尊是完全不同個體此一觀點而將兩者作區分,這是站在學問理論,而非佛教理論。佛教的理論是「矛盾卻又一致」,因此,釋尊與弟子「雖不同卻又相同」,大乘佛教將這理論稱為「即」或「不二」。
基於佛教的這種獨特理論,可以推論大乘佛教信徒是因自覺與釋尊是一體,因而開始製作經典,或許有些可能是自古流傳的內容、或是冥想的神秘世界中聽到釋尊說法等,這都是因為弟子們皆有自覺自己生命奧底與釋尊直結而著手製作的。
「解脫」與「空」的境界自由自在
佛教修行的目標在於「解脫」,亦即經歷輪迴,脫離痛苦世界的意思,總歸來說就是遠離凡塵。但如此ㄧ來,會讓人誤解佛教修行者不需煩惱社會問題,佛教本來就不需與世俗有所關連。
然而,從釋尊直接說法的[經集]或是[法句經]等佛典當中,說示要慈悲地對待所有有生命的生物,此外,釋尊在自身修行的心得中,提到要歸依自己,要成為自己的主人。
從釋尊這些如同人生論的教示來看,想要脫離凡俗,尋求平靜安穩的佛教理想,是根本的錯誤。再者,釋尊雖曾引用當時印度宗教的理想概念「解脫」,但實際是想教示弟子要度過積極的人生。
在此,再次將焦點轉向大乘佛教作為真理的「空」,其實是有其積極性的存在。透過閱讀「那伽阿順那」,中國稱為「龍樹」著作的「中論」,了解到「空」並非虛無的意思,更可說「空」是使任何事物得以成立的力量。
也就是說,「空」的概念其實是含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我發現若徹底「一無所有」,反而會出現正面積極的一面。
有關「無」,舉例來說,有一個空杯子雖然杯中無物,請試著將其想成「一切皆無」,如此一來,非有非無,當你腦中想到一切皆無時,就已超越了有或無的境界,一切將會自由自在。重覆不斷地否定,變得無法區分有或無。
然而,若將萬物定為「非有非無」,卻也並非正確。只能講有也自在、無也自在、脫離有無也自在、貫徹有無也自在。徹底無的境地是自由自在的。佛教裡所說的解脫、空的境地其實就是指自由自在的意思。
法華經的精髓 讓萬物發揮價值(1) 東日本國際大學教授 松岡幹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