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尊繼續說道:「朋友啊!使人不再感到苦惱的地方,究竟在那裡呢!就在我們以這個具有意識及心靈的身體,解說世界的成、住、壞、空的地方。因此、有智慧的人?單純實踐的人,將會成為[到達世上盡頭的人]。」
(《故事取材自《相應部》
「(就空間而言)世界是有邊還是無邊?」
「(就時間而言)世界是會結束還是不會結束?」
在這段有名的軼事中,釋尊並沒有給予答案。「如果釋尊不回答問題,我就不要成為您的弟子。」一位名叫摩羅迦的年輕人說道。
於是,釋尊向他明確說明:「無論我如何回答這些問題,你還是會提出同樣的疑問吧!但這種問題與你現實的幸福是毫無關係的。」
當然,如果是天文學家、物理學家,通常都會提出上述問題;或是對於浩瀚宇宙感到好奇的小朋友,自然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然而,摩羅迦、羅希塔與天文學家、小朋友的心態並不相同,兩人在尋找幸福當中,內心深處都發出同樣的疑問,或許只是不想正視現在的自己。
羅希塔曾經尋找一個可以終結充滿苦惱的現實世界盡頭,釋迦卻明確地向他說明;不再感到苦惱的地方就在「自身」,而不是在脫離現實、毫無痛苦與煩惱的「某個地方」。
也就是說,在現實生活中以自身的智慧貫徹清淨而明朗的生活方式,就能提升境界,超越苦惱。這就是佛教的思想。
(編譯自《佛法是智慧之泉——釋尊言行錄》魏圭瑩譯)
沒有苦惱的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