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田SGI會長第三十九屆「SGI日」紀念倡言[變革地球的價值創造](4)

2014073018:55
   透過上述30多年的活動,我們與各領域的NGO建立密切合作關係,在二年前「里約+20」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舉行時,合力召開一個正式的周邊活動———「我們創造的未來」圓桌會議。今年2月,將會在紐約召開「全球公民與聯合國的未來」圓桌會議。

     在里約圓桌會議,我們了解到,不應只限於加深人民對教育問題的理解,還要每一個人自覺到自己勇於內在的無限潛力,以這自強精神勇於採取變革時代的行動,發揮領導作用。這才是我們對教育所要追求的過程。從這點來看,基於至今聯合國的活動成果,下一步應該開始商量如何建構一個從「每一個人的自強」移向「所有人向價值創造的挑戰」的新教育框架。。

    在此,我要提出三個觀點,作為建構「全球公民教育計劃」的骨幹。
第一:能使人分享希望的教育——加深對人類所面臨各種問題的理解,透過探究原因的過程,了解到「無論再怎麼困難的問題,既然是因為人所引起的,一定可以透過人來解決的」。

第二:能夠引發出力量的「自強」性,與能促進團結一致解決問題的教育——在全球性危機惡化前,於發生徵兆的地方能敏銳的察知原因,進而採取行動作出對應。

第三:提高「不在他國人民的犧牲上,追求自己國家的幸福與繁榮」之共通意識教育——培育能理解他人痛苦的同苦精神,推進有益自己國家的行動,同時不忘考慮到其他國家是否會帶萊負面影響或威脅。

      將以上三個概念加入「全球公民教育」除了納入各國中等或高等教育,還要在民間社會中,作為終生教育的一環,透過各種機會去推進。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012年提出將教育作為國際社會最優先課題的「全求教育第一倡議」(Global Education Fiirst),其中一個主題就是培育全球公民。聯合國開始重視培養全球意識,實在令人倍受鼓舞。

      今年11月將於名古屋市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教組織世界可持續發展教育大會」,」,準備商量有關可持續發展教育對全球公民教育的貢獻,及今後的前進步驟。我認為應該根據會議成果,進一步推進制定「全國公民教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