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的奈良散發文化的大光 池田大作 譯/葉美嬌

2014102718:35
香山縣東部(萬葉)的詩人歡喜、自豪地吟詠:「「嫩芽新出的季節」。這是戰勝寒冬,歌頌生命的讚歌。

     如今,平城京為了迎接遷都ㄧ千三百週年,展開各項紀念活動。日本之寶、日本人的「心之都」,就是奈良。

     七十年前,小學畢業旅行第一次來到這裡留下了許多難忘的朋友。歷史學家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博士也曾說,他對美麗的奈良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視「文化之都」之心,將人生的春夏秋冬妝點成詩情畫意的光彩。感謝「悠久之都」的心,成爲歷史之鏡,照耀出邁向未來的智慧。

絲路的結晶

       西元七一0年,是東西文化交流格外光輝燦爛的時期。日本以唐都長安為範本,在日本建設了嶄新的首都。
   
        正倉院的寶物靜靜地訴說,人們在平城京的舞台進行了蓬勃的交流與文物的往來。平城京交流的軌跡從東亞到印度,遠到伊斯蘭世界以及東羅馬帝國,融合了各式各樣、多彩多姿的文化,可說是「絲路的結晶」。
  去年(二00九年)在奈良市挖掘到伊朗陶器的破片,據推斷這是西元八世紀後半,從遙遠的西亞所製作的陶罐,歷經海上
絲路而來。
 對於這個發現,印尼的伊斯蘭教指導者瓦西德((Abdurrahman Wahid)前總統深表關心。他與我的對談集《和平的哲學.寬容的智慧》,成為前總統的遺言·

  受到世界知性的注目,日本首座引以為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