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協奏曲與人類的交流-東方思想觀點的音樂意義 池田博正SGI(創價學會)副會長3

2013121019:58
法華經觀點的音樂與生命
   佛法最高峰的經典(法華經),教導「一切眾生成佛」,也就是指不分民族、人種、文化、職業、性別,萬人皆能吸收宇宙的真理,達成「人間革命」,且其福德之一就是能「分別種種音聲」。

    經文中說示,能獲得「千二百耳功德」,更具體舉出肉身之耳能聽見的種種聲音。只要提升我們的生命境界,並加以淨化,就能聽到無數的聲音,且說示即使聽了所有聲音,「而不壞耳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宇宙中充滿了各種聲音,不只有歡樂的音樂聲,有時聽到的聲音也會讓人感到戰慄,心生恐懼。但是,生命經過陶冶而強化的人格,直接聽聞的聲音,都能將之轉變為善的音樂、幸福的音調、希望的歌曲。


    如此自在活躍的根本之力就是「慈悲」,只要有「慈悲」,「智慧」就不會遭遇瓶頸,這就是佛法的教導。


     經文中還說示「耳根得道」,唯有從耳朵進入的聲音,才能到達生命的最深處,撼動生命的最深層,也才有變革人類的力量。
   

      十三世紀,日本達成佛法復興的日蓮佛法復興的日蓮佛法,將宇宙生命調和中發出的聲響定義為「妙音」此「妙音」中蘊涵使人類蘇生、讓社會更加調和向上的力量,「哀音」則完全相反。


      藉由音樂陶冶人格,可說就是與「妙音」深深契合,將這世上所有的聲音轉變為人類的勝利與生命的凱歌,能夠孕育出健全而堅強的人類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