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人類共生的心(上) 池田大作 譯/王志文

2015012618:32
  ㄧ九七四年的臘月,在嚴寒的北京醫院迎接我的周總理,期待二十一世紀是個世界民眾都能平等地,同心協力互助合作的世紀。總理還提到了年輕時代留學日本時的往事,十分喜愛富士山(註1)與櫻花,當時總理強烈希望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今年正好締結三十週年。

    如今中國是日本的最大貿易國,可以說日本的未來與中國直結的時代已然到來。

互相學習、互相得利
       以「製造之縣」的傳統大放光芒的靜岡縣(註2),在草根市民與地方企業的不斷努力之下,為亞洲與日本的交流作出極大的貢獻。

 《靜岡新聞》從年初起,便以「嶄新飛躍之道」為主題連載專訪。某企業代表表示「不論是人類還是公司,休息就意味著退化,一時一刻都不能停下來。」建設可說就是拚命的奮鬥。

    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也有著如山ㄧ般高的課題,除了不屈不撓地一個ㄧ個去解決,毫不懈怠地構築起信賴外,別無他法。明年(二00九年)三月啟用的「富士山靜岡機場」,已決定直飛首爾的航線,據說很有可能開闢直飛中國的航線。

    以世界憧憬的富士山為名的機場,將會是嶄新據點,期待靜岡縣能以此據點朝向亞洲友誼與共生的新時代。展開挑戰與創造的雙翼振翅高飛。

    靜岡縣在關於環境問題方面進行合作,已經與中國進行合作,進行多元化的交流。

    前年(二00六年)秋天,我在兩國的有識之士與青年們面前提出「中日環境合作夥伴」的構想,訴求與鄰近的韓國合作,以防止環境汙染為目標,集思廣益。

    身為亞洲人的我們,都有著「互愛互利」(墨子)的精神,朝向未來ㄧ定要傳承此重要的文化遺產。

與我發行對談集(《對話的文明》)的中國思想研究第一人,哈佛大學的杜維明教授敏銳地指出。

   「ㄧ個文明或人類若有停止學習,卻還想教導他人的態度,必定走向衰退之路。」

    尤其中日韓是鄰國同志,唯有友好互助、互相學習,才能構築和平與繁榮的基石,國際社會以及地區社會也適用同樣的道理。

    今年夏天,以「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為標語,令人注目的北京奧運即將開幕。祈願從這運動與友情的大慶典中,能誕生出讓世界團結ㄧ心的大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