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風景的本色(2)

2016100214:29
  夕陽西下時,我從西子灣中山大學的研究室、宿舍望下去,裡面是高雄港、外面是台灣海峽,每天黃昏夕陽照到東邊,整個高雄港裡的霞光滿溢出來到台灣海峽。到了晚上,看到燈塔的燈亮了,黃昏就交給燈塔;燈塔後來交給星斗、滿天星斗。這是寫實的,如果我是在台北生活,描寫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樣了,詩中的虛與實都由來安排,所以我寫了一詩句「燈塔亮了  我的桌燈也亮了!燈塔是海上的一盞桌燈 ,桌燈是桌頭的一座燈塔。(註1)

   這與電影、舞台戲相同,是一種蒙太奇(註2)。幸好我有西子灣為對象,作寫實的藉口,我覺得自己比杜甫還要闊,杜甫到了夔州,李白在長江三峽都寫下了千古名句,而我有一座台灣海峽。身為作家有相當自信,我覺得自己寫台灣海峽寫得還不錯。這就是虛實相應。其實各種藝術也是這樣,就像音樂是最抽象的,也是最感性的。人們聽到音樂時,會馬上手舞足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