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一世紀的家人關係中年危機--如何克服危機 劉焜輝

2014021620:01
        因為家屬是一體的,個人的問題會影響其他家人,這是理所當然。尤其夫婦的年齡相近,不難理解中年問題很可能成為夫婦間的危機。

        一九六0年代前半段為止,心理學對於幼兒期、兒童期、青年期有龐大的資料,六十五歲的研究也相當可觀。但是要瞭解老人問題,必須先瞭解成人期的心理社會變化,於是中年期的研究成為熱門的焦點。


二、中年期的社會、身體狀況

       中年期是生命周期的一環,指四十歲到六十歲的階段。一言以蔽之,中年期是與周遭生活領域的關連發生很大變動的時期。從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個人在周遭生活領域追求夢想。想要出人頭地、希望在工作上受到肯定、能遇到理想的異性等。老年期個人要接受死亡,捨棄對於人生過大的夢想。

  中年期在這兩個階段---人生的夢想和價值感,另一方面卻為即將面對老化而困惑---的夾縫中,處處困難,可想而知。從過去追求人生的夢而上升、擴大的生活向老化與衰退踏出第一步。

    中年期所面對的問題有下列各項:
    (一)職業上的狀況:中年期尤其是男性,最關心的事情是職業。中年男性被期待在職場上的表現,雖然有升遷的機會,未必能如願以償。即使自己的業績得到評價太低,內心會有落寞感。即使升遷如願以償,升遷後的責任與工作範圍大,疲憊不堪而陷於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