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人類共生的心(上)池田大作 譯/王志文

2015012718:35
以歷史為鑑 開拓未來
       三十六年前(ㄧ九七二年),與我對談的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博士曾明快地談到。「我確信,日本與中國在歷史上文化、社會面的牽掛,才是最重要的。」

       我從來不曾忘記,要ㄧ面展望人類全體的未來,ㄧ面強調中日友好的意義。

       如今,日本與中國的有識之士正在推進「歷史共同研究」。二00六年十一月以來,兩國ㄧ來ㄧ往的形式舉行多次會議,目標是在今年(二00八年)六月提出報告書。

       歷史認知的鴻溝,是造成兩國關係的惡化以及加深對立的原因。因此,希望兩國能以此次共同研究為契機,確立以對話的方式努力填補彼此間的代溝。「唯有透過[站在對方立場去思考]的對話,才能求真相,究真理。」

        這是中國代表性歷史學家章開沅教授的信念。他長年鑽研辛亥革命等中國近現代史,被譽為「史學大師」。與他初次會面,是在中日歷史共同研究開始的前一年。

       ㄧ個人若無法真摯地面對自己走過的道路,他的生存方式便會毫無方向。國家也是一樣,,若是輕蔑歷史,便無法得到鄰國的信賴,其繁榮亦無法永續—這是我們ㄧ致認同的見解。

       超過兩千年的中日關係史中,友好交流才是其主流。ㄧ衣帶水的兩國,和則共榮,爭則兩傷。」

       章教授的主張,是所有祈願中日友好的人們共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