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的家人關係 中年危機--如何克服危機 劉焜輝

2014021720:03
(二)與子女的關係
                 孩子幼小時,父親的存在是偉大的,對男孩來說,父親是他們認同的對象,女孩對父親則懷有憧憬。父親到了中年,孩子各有他們的世界,父親已經不是絕對強的存在。女兒開始交男朋友,在家裡的話題是孩子在心理上要自立,威脅父親的權威。父親還要面對自己所期許的孩子和現實的他們的差異。


(三)夫婦的關係
                 夫婦關係也面對危機。過去父親忙於工作、母親忙於育兒、家事,都有建立好家庭的目標。中年以後此平衡有很大的變化。丈夫在工作上遇到瓶頸,育兒告一段落。原來夫婦的共同願望是丈夫在職場上一帆風順。可是中年以後有夫婦間的各種問題等待解決,感到棘手。


 (四)中年的身體
                   中年以後身體逐漸走下坡。老花眼、四肢退化、性機能減退、記憶力變差、白髮,高血壓等成人病的徵候出現。雖然生活並無障礙,心理上卻影響很大。身體的變化成為心理上的威脅,尤其在職場上正是緊要關頭的男人,身體的故障換來心理上的不安。如果夫婦都就業,又有不同的心理負擔。

                    以上所舉只是若干常見的現象,中年期的個人面對時代獨特的社會、身體網的交叉中,將會被許多困難所包圍,並且這些困難互相關連,不容易解決。至少在中年以前(成人期二十五歲至四十歲)有效的方法並不能適用。從工作上的挫折看到自己的限制,夫婦關係受到影響。

                    因此,中年期的角色應該有所改變,利如面對困難不要勉強解決,要謙虛回顧,尋找困難的背景。在職場上,男生在工作上的美夢未必能實現,交棒給年輕人乃理所當然。因此,要活用豐富的經驗,在自己的範圍內處於指導的立場。

                    對於孩子不必扮演強勢的父親角色,讓孩子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就夫婦而言,更需要從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