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蓮大聖人教導易感情用事行動的四條金吾,說:「不輕菩薩之敬人是何事?教主釋尊出世之本懷在示為人之道。」
針對此御文,池田先生曾指導:「此段金言意義深遠,明示出佛法的真髓。」(法華經的智慧)
不輕視人。誠如其名,不輕菩薩的實踐正是如此。不輕菩薩以「眾人皆具佛性」的信念,對所有遇到的人都持續一一予以禮拜。看到他人生命中具有尊貴佛性的不輕實踐,正教示究極的生命尊嚴與對話精神。
使此不輕精神與實踐,在現今蘇生的正是世界各國的實踐SGI共戰同志。
從出發點而言,佛教原本就是「對話的宗教」。
對此,池田先生曾下結碖,說:「身為人應如何生存?與眾人共同探尋此真實之道的方法,正是釋尊的(對話)」、「佛教是釋尊的「對話」、「佛教是(對話的宗教),因此是(人的宗教)。」
遇「對話的宗教」、「人的宗教」相反的就是「權宗教」。強要信徒「信伏隨從」的法主信仰,其根柢只是視為物品,潛藏著蔑視人、不信賴人。再也沒有比這更脫離不輕的精神了
徹底鼓勵「一個人」的創價同志
無論在政治面也好、宗教面也好,處於以權威擴張勢力的社會或體制,經常是忽略尊重人的思想。
在經典中,記載不輕菩薩遭受增上慢四眾的迫害。而大聖人、創價學會在現實生活上遭受迫害 、正是因為與社會上瀰漫著無形權威主義、蔑視人的惡對戰所致。
與潛藏在人心的無明此一根本惡對,興起喚醒沉睡佛性的的奮戰,無法避免地會招萊迫害。
要如何與眼前的這一人交心、如何能鼓勵對方、給予勇氣、產生確信與引導其進入佛道?每天為實踐卓越的仁本主義奮鬥的,不正是創價會員嗎!
佛教是「對話的宗教」 洞察他人生命中的尊極極佛性 SGi教學部長 遠藤孝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