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青少年轉化情緒 遠離自傷行為—看見生命的出口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2015012818:30
案例:
       我的孩子在班上有個同學有自殘的行為出現,我擔心孩子會模仿,都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說...

        因應社會快速發展與變遷,青少年需面對問題的種類與複雜度愈來愈高,課業壓力、同儕人際相處、情感課題等,加上從電視劇學習自傷的方法與資訊、及同儕間的刺激與態度,都有可能強化青少年自傷的行為,誤以為自傷是情緒唯一的出口。
 
青少年從社會互動中學習
        人類的行為都是從社會互動的過程學習而來,因此青少年可能會從不良的互動中模仿學習而導致自我傷害行為。通常我們日常生活中較容易影響我們的環境包含家庭、學校、同儕團體、大眾傳播媒體(如電視、網路、電影等),尤其是由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同儕)身上,經過不斷的模仿、刺激增強,進而習得自我傷害行為。

          在家庭的影響層面,因家庭與個人密切。孩子容易以父母的行為為楷模;有數據報導,經歷家庭重要他人發生過自我傷害行為的孩子,其發生自我傷害的危險率高於其他孩子。而青少年在國、高中階段,除了家人對其自身的影響外,更轉而重視同儕間的互動與欲尋求同儕的支持,故容易向同儕團體的行為產生認同。有些青少年的第一次自我傷害經驗是因為模仿,如果班級中有相似經驗者,較容易ㄧ起從事自我傷害行為。自我傷害是指藉由一些行為刻意造成各種自己身體上的傷害行為,由於有自傷行為的青少年,除了偶爾因情緒困擾而自傷,平常看起來多與ㄧ般人ㄧ樣,因此較不易發現與辨識。

         當青少年決定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刻,可能是他/她生命中最低潮。最具療效方法之一是坦誠與溝通!此時我們需要給予充分的關懷及接納,同時可以邀請身心適應情況較好的學生來協助,鼓勵我們的學生彼此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