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的心身觀(2) 湯華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醫務副院長 精神健康基金會腦科學教育組組長

2015060718:37
註1:丹尼爾·戈爾曼的主要思想
       丹尼爾·戈爾曼在1995年發表《EQ》(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書,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強勁的旋風,亦使得情緒智商(EQ)一詞變成時下流行的名詞。高曼在其書中論述的都是Emotional intelligence,即"情緒智力",但其書名卻以兩個特大號的字母EQ冠之,其用意就是要人們的注意力從IQ轉移到EQ上來。他認為,人們首先要認識EQ的重要性,改變過去只重視IQ,認為高IQ就等於高成就的傳統觀念。他通過科學論證得出結論:"EQ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能力",今生成就至多20%可歸諸於IQ,另外80%則要受其他因素(尤其EQ)的影響,高曼認為影響組織領導成敗的關鍵因素在於領導能力的EQ技巧。在任何的人類團體中,領導人都具備影響人人情緒的最大力量,而只有最傑出的領導人才能體會到情緒在工作場合扮演重要的角色,不僅可以提升企業成果, 留任人才等有形的收穫,還有很多重要的無形收穫,如提高士氣 、衝勁及責任感。

     在《情商:它為什麼比比智商更重要》ㄧ書中 ,戈爾曼使用清新易懂的大眾媒體筆調 ㄧ掃學究們堆砌在"情商"上嚇唬人的陰霾,向大人和父母們娓娓講述著小孩和大人如何學習和利用"情商"在學校和社會生活中取得成功。而且,它顛覆了長期以來占據主流地位的人生成功"唯智商論",所有這些都使本書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並已經步入人們的實際生活,改善人們的成功之道。這是情商實務化的第一步。

     接著,戈爾曼把情商實務化工作引向它的主戰場- -企業組織幫助企業組織中的個人、團隊乃至整個組織改善情商,提高績效。這正是後兩本書的任務。出於同樣的讓讀者容易讀懂和運用的目的,戈爾曼利用企業組織分析的ㄧ般框架構築了《情商實務》ㄧ書,分別揭示了情商在個人、人際和組織三個層面所體現出來的不同能力,以及怎樣培養和利用這些能力實現個人職業和企業組織的目標。

    由於領導對企業組織成功的極端重要性,戈爾曼把它從企業組織中單獨抽調出,專門在和知名的情商專家理查德·博亞特茲斯(Richard Boyatzis)及安妮·麥基(Annie McKee)合著的新書《最根本的領導力:情商的威力》中加以闡釋。三位作者從對世界級企業數十年的分析中,發現情商已經成為一種關鍵的領導能力,企業領導人能夠使用一定的流程,長期地評估、開發和維持自己的情商能力,鼓舞和潡勵員工,在團隊和組織中培育引起共鳴的領導力,並利用這種共鳴、和諧提供企業的利潤。同時,他們還能夠針對不同的領導情景,靈活地運用6種不同方式。

截錄MBA  智庫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