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的精髓 讓萬物發揮價值(1)東日本國際大學教授 松岡幹夫

2015121618:32
     釋尊在初期經典中說示:「如果覺得痛苦難耐,不如來世就不要再出生在這個世界。」永遠脫離俗世是當時印度聖者的目標,釋尊為了讓只想現世享受快樂的人們覺醒,而引用當時印度提倡脫離俗世的思考。然而,佛教的根本思想在於「讓萬物發揮價值」,若基於此觀點,就算處於充滿痛苦的世界,只要有心,一切都能有所轉變,成為佛的境地。因為佛無論處於任何環境,面臨何種境遇、遇到任何人都能使其發揮價值,自在地享受人生。釋尊在初期的佛教經典「相應部」,說示「無論是居住於村落、森林、低窪地或平地,只要有尊貴的人們居住,就是快樂的境地。」教示弟子要有享受人生的境界。《法華經》將此教示爲「娑婆即寂光」思想。

       或許我們會覺得釋尊主張只要心念一轉,娑婆世界就會變成寂光土,以達觀的想法來看充滿痛苦的世界,就不用努力改變環境。但其實並非如此,佛教將心的世界及環境的世界看作是一體的。《法華經》的哲學,將其稱作「依正不二」,因此,只要一念改變,環境也會隨著改變。只要我們的心想讓萬物發揮價值,所處的環境及世界就會自然地成為土。這貫徹信仰法華經的日蓮向當權者提出「立正安國論」,主張以佛教思想實現和平社會。但傳統佛教家對於社會改革較無關心,我認為是因為他們只重視心的世界,沒有真正理解心的世界及物質的世界是不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