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輝耀三世的幸福境界(下) 池田大作 國際創價學會會長 賽菲爾特 前奧地利文化部次長

2016110818:23
池田
     我想讀者當中,和賽菲爾特博士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少,可見這是個重要的問題。
     我認為無論處於任何狀況,人都應該要貫徹活到最後一瞬間姿態。這樣的人生才能打從心底覺得「自己能出生於世,實在太棒了!」
      總之,面對死這個問題時,無論對當事人或家屬來說,都是人生極大的考驗 。該如何超越這樣的考驗呢?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的妻子、兄弟和兒子陸續去世。他曾這樣說:「他們過世後,剛開始會陷入失去親人的悲傷,但過一段時間後,會感受到到似乎受到先人的守護、引導。」「透過這件事,會讓我們的生存方式起革命性的變化,......因為親人的過世會使我們在人格各方面有所成長。」
       不可否認的,與最愛的人死別,會面臨失去的痛苦。不過,大家最後都會克服悲傷、超越生死,與先人間產生了生命的牽掛。


賽菲爾特
     回想起我和外子一起度過的最後幾個月,每一天都非常充實,如同我們共同經歷這段過程。
      死亡有如「畢業考」,會反覆思索這一生自己究竟做了些什麼事情?度過了什麼樣的人生,從某個角度來看,就向考試一樣。
     我的個性原本相當封閉,但有一次我因為要進行可能危及性命的手術而住院,在醫院的庭院中遠望玫瑰花時,突然看見和以前不同的景象。
      在那個時刻,人會懂得感謝、變得更謙虛,從細微的小事中也能找到歡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