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內外在資產開啟幸福人生 黃德祥教授 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所長兼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2013123120:27

     美國「探索研究所」還提出不同年齡層的發展性資產的架構,由三歲兒童至成年人,如兒童最需要父母與學校的照顧與指引,青少最需要涵養品格,與他人建立關係。不同年齡層雖有不同的發展性資產重點,但內外兩大類發展性資產的架構則相同。「探索研究索」並設計評量工具,用以評定個人、社區、學校所擁有的發展性資產之程度,至今已有二百二十多萬人接受過評量,所以發展性資產的概念、架構與項目基本上是可以確信。對個人而言,如果自己還未充分發展,或人生碰上瓶頸,可以據以反省自己不足之處。內外兩大類發展性資產最大的貢獻是提供學校與社區,據以培養優秀的下一代。如同表一青少年的內外的資產的定義與架構所顯示的,台灣社會重視青少年之價值的程度就不夠,青少年服務人群的時數也不足,同時青少年參與學校的程度也有限,品格教育更有待深化。

     這麼好的理論架構,事實上,更可以當作教育主管機辦學的依據,有心的學校校長或家長會會長,也可結合社會各種力量,據以共同幫助兒童與青少年有效的成長、進步與充分發展。個體能充分發展,生在這裡的人就可過幸福美好的人生了。

表一  青少年內外在發展性資產的定義與架構
20種外在資產
向度                                  資產名稱

一、支持     1、家庭支持:家庭提高度的真愛與支持。
                    2、正向的家庭溝通:親子間能正向溝通,且青少願意徵求父母意見並聽從忠告。
                    3、與其他成人的關係:除了父母之外,青少年能接受另外至少三位以上成人的意見。
                    4、具關懷的鄰里關係:擁有互相關懷、彼此照顧的鄰居。
                    5、有關懷的學校氣氛:學校提供具有關懷、激勵性的環境。
                    6、父母的學校參與:父母主動參與,協助青少年在校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