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的家人關係 老人與家屬-適應轉型期的家人關係 劉焜輝

2014031321:00
一、前言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也有些人還在做這個美夢吧!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百分之十以上,僅次於日本,已進入高齡化時代。再加上少子化的趨勢,家庭結構的改變自然也使老人與家屬的關係徹底改變。

          從前活過五十歲的人好像很了不起,生存本身就是一件大事,長壽就是身心堅強的證據,老人受到一般的尊敬乃理所當然。但是現在醫學比科學進步迅速,許多人來不及有長壽的心理準備就一直活下來。

           老人活在現代最困難的事情莫過於找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在家事很多的時候,老人的雙手有相當的價值,尤其是女性,縫衣、打掃、洗衣服等都由老人擔任,有其意義。許多傳統的慣例,需要依賴老人,老人會明確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周遭的人也會承認老人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