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話要說--談青春期的親子溝通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2014091618:31
    六、忽略現實與理想間的差異--青少年常不能細察理想目標和實際行動之間有一段距離,造成自相矛盾。例如:要弟妹看卡通影片保持安靜,自己聽熱門音樂卻開很大聲。

    這些屬於青春期孩子特有的特質、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是為人父母者需要深入了解並靠近他們的內心世界,在親子溝通時才能暢通無阻。

     以下是關於與青春期子女溝通的一些技巧及建議

一、創造溝通管道與情境:
        孩子不是任何時間都願意和父母溝通,以他的角度欣賞他的所愛,如音樂、CD等,創造溝通機會。要打破緊張、僵化關係,紙條或寫信有時比語言更有效。偶而來個單獨約會喝喝咖啡、逛逛街,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肢體語言的運用:行為語言的力量常是大於語言的力量,父母一個溫暖的眼神、搭肩的動作都足以傳遞出深深的關愛。

三、積極傾聽:除了專心瞭解孩子說話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去體會他說這些話的情緒。減少父母「勸說」、「教導」的角色,做孩子的朋友,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傾聽並同理彼此的感受與需求。

四、減少以偏概全的表達:
        例如:「你為什嚒總是......」、「你從來不......」,孩子不能容忍被父母誤解,只對眼前、當下的事件作表達。

五、生氣時忌說重話:
        父母要多學習情緒管理技巧,生氣時特別忌諱一些重話,例如:「有種你就不要回來!」、「早知道當初就不要生你!」......等,此類的話如潑出去的水,孩子極可能賭氣而產生無法挽回的結果。

六、多用「我訊息」,少用「你訊息」:
     「你訊息」是一種責備的語氣,如面對夜歸的女兒,一句「你為什麼這麼晚回家!」親子溝通管道一定就此打住,轉換成「我很擔心你晚回來......」讓父母的愛以關心取代責備。

七、尊重孩字的隱私:
        每個人都有保有個人隱私的權利,青春時期的孩子更是在意自己的隱私權,父母要適當的尊重,例如:不擅自進入他們的房間、不隨意拆閱他們的信件或閱讀他們.的電子信箱。避免公開批評、數落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