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要追求精神樂活 避免畸形的人生目標 胡海國 台大醫學院 教授 精神健康基金會 董事長

2015012218:37
盲目追求單一價值成就 產生畸形人生目標
       依據精神分析之觀察、神經科學之探討,人的本性具充沛的自我存活的攻擊性,也有渾厚的仁愛與慈悲心性。此三種不善不惡,可善可惡(王陽明學說)的本性,分別居處於腦解剖位置的邊緣系統、鏡像神經區與眼眶額葉。此三種本性之均衡與得宜運運用是人類社會文明持續發展之基本動能。驚悚殺人魔那種「我要做件大事」的高傲與自信心態,呈現他人生追求的目標,且做事縝密規劃,正呈現於當代社會文明環境,創造他特異的人生追求目標。

      明顯缺憾之處是他存活在當代台灣社會文化中,其社會化成長過程所造就的人生追求目標,遺失「仁愛與慈悲」的兩個成分,而只求自己的偉大,其三種天賦的本性發生畸形的發展,終至其高傲與自信的人生目標是殺人,驚動台灣媒體,以成就其偉大。台灣社會瀰漫著潛藏的盲目追求「單ㄧ價值」的成就,致使某些特定個體產生畸形的的追求目標。顯然,這種價值觀不是單一案例,所以竟然有成千的人加入支持粉絲團,若以二千三百萬人口的保守估計,有此畸形人生目標者,其盛行率高達萬分之一。也就是ㄧ萬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有此畸形目標的追求者。這是令人憂心的社會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