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紀的家人關係 老人與家屬--適應轉型期的家人關係 劉焜輝

2014032017:40
(三)老邁的孤獨
            
            人自出生後在人與人互動中存在,以家屬為基礎礎成長。進入社會。但是進入社會、生活在人群中,感到孤獨的人不在少數。從許多人或團體,社會孤立,感到孤獨難以忍受的痛苦屢見不鮮。

           老人的身體、活動日漸衰退,行動範圍縮小,精神上較少接觸新的領域,自然會依戀舊的東西,因為其頑固而比較難適應周遭,無力化,尤其現在小家庭化,年輕人對於扶養父母的意識變化,難免使老人陷於孤獨。對於老人而言 ,最難忍受的痛苦是被周遭的人忽視,自己的存在未被肯定。


四、如何建立老人與家屬的新關係
   
(一)要從主角變成配角
           
            三代同堂的家屬也好,因年老體弱多病、配偶過世,一個人與家屬同住的情形也好,老 人在家中的地位和角色相對的降低,生活不安定。研究調查的結果證明,父親維持家計時,由父親做家屬內最後意思決定的情形較多,一旦退休,由兒子取而代之的情形較多。 父母在家屬內的地位會隨著老化,失去父母的絕對性權威,由主角變成為配角。如果年後仍和子女住在一起或住在附近,老人可以過比較安定的生活,應該知道這是很幸福的。
 
    (二)要增加互相的了解

               有人指出世代斷絕的概念,人是以自己出生、成長的時代為背景而生活著。因此,父母和子女是出生、成長在不同的時代,生活方式不同,標準不同乃是理所當然。老人有生活在過去,拘泥於過去的傾向,築起牆壁,響躲進其中。

                 同時,對於生長在小家庭的孫子一代而言,老人是陌生的存在,是他們的經驗以外的存在,其隔絕更大。與其說他不知道老人,不如說無法理解老人,將成為下一代對老人的不瞭解。如果想要避免這種隔絕,就需要互相交談,要有共同的經驗與瞭解。造成彼此互相瞭解的契機就是人生經豐富的老人採取主動。因此,需要放棄過去的固執,採取更積極的態度。如果到了老人才開始這樣做,已經太遲,因此,要從中年期開始去想、去做。如果能如此,和孩子一家就能建立親蜜、信賴的人際關係。